1月 16, 2008

MP3是救世主乎?(後)

前文談到過去十年多來音樂製作數位化對音樂品質產生的負面影響。現在才要開始談MP3的問題。

MP3加速取代CD的趨勢無須贅言,但是在CD製作上已經影響到音樂本身的質感時,MP3又承受了什麼後座力?這篇報導繼續提到,從CD轉拷到MP3的流程中,因為要節省檔案空間而必須對CD原有的音樂資料作進一步的壓縮,過濾掉那些頻率過高與過低而容易為我們所忽略的樂音。所以對聽覺敏銳或有一組昂貴音響的人來說,MP3的音樂放出來會比CD稍為扁平空洞。

而平平是MP3,品質也有高下之分。首先檔案大小就反映了一首MP3的位元率。位元率常用單位為kbps,簡單地說就是每秒鐘由電腦處理的資料值,數值越大代表每秒鐘能處理的資料越多,也就代表這首MP3的音質越細緻,檔案容量越大。我稍微查了一下,一般來說直接從CD擷取下來的MP3都會有320 kbps,而國內音樂網站如KKBOX提供會員下載的音樂則在128 kbps到192 kbps不等。根據這篇報導,iTune提供消費者的是品質較MP3格式略佳的AAC檔案,kbps值介於128至256間;相較之下,亞馬遜網站付費下載的MP3則有256 kbps的水準。而我們的耳朵能辨識音質的差異到什麼程度呢?報導說如果MP3的kbps值能到達224以上,一般人的聽覺基本上是無法分辨CD與轉拷MP3間的差異。

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手上的MP3有個兩百以上的位元率就搞定了嗎?也不完全是。首先,我們也許可以自行把MP3的位元率往上調,但是這不僅無益於改善音質,更平白增加檔案容量,浪費硬碟空間。同時,滾石的編輯們還是試圖說服你,MP3依然是劣於CD的次等選擇。寫到這邊,雖然我本身也是西滴支持者,但連我都覺得你們這幫滾石雜誌的替西滴背書的姿態未免也做得太明顯了。誰都看得出來這樣的大小眼除了對新世代的消費行為有歧視之嫌,拉拔美國不斷下滑的音樂硬體產業的企圖更是昭然若揭。因為這裡有一個MP3無論如何就是不夠好的套套邏輯,偏偏報導又說只要位元率夠高音質是不受影響的。兩者間顯然的矛盾除了對CD偏心外,實在找不到夠有說服力的理由使人相信相當的kbps值之下CD一定比MP3更有質地。

回到正題,唸歸唸,滾石的編輯們還是有職業道德的。他們最後建議,假使讀者不知悔改—呃,堅持所好,真的非聽MP3不可,那麼至少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確保聽到最優質的MP3。首先,在下載MP3時一定要確定將kbps值設定在192以上,當然最好是320。其次,使用品質比較好的耳機(滾石雜誌似乎對iPod白耳機很感冒,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我沒有iPod,不干我事)。再者,不要把已經從西滴轉拷的MP3再燒成西滴,音質會顯著惡化。最後這個建議簡直是釜底抽薪:再見MP3,直接升級到品質更好的AAC或者WMA格式。前者方才提過是iTune專用的數位音樂格式,哀怕的信徒應該很熟悉了;WMA則是Windows Media Audio,想來也應該不用我解釋了。

數位時代來臨前,布希亞就已經預見到虛擬真實與無限複製真實的一天終會到來。那時他宣稱在這樣的時代,每一個複製出來的真實都是一模一樣的。班雅明雖然將這個藝術生產工業化的現代時期多愁善感地稱為靈光消逝的年代,但是他基本上對現代社會的來臨還是相當肯定的。從CD到DVD的一一問世,我們也毫不懷疑地加入班雅明和布希亞的行列,樂觀地相信數位複製能無限而忠實地展現影像與樂音。滾石編輯們的憂心忡忡是否偏頗見仁見智,畢竟技術作為音樂的物質性基礎雖然對音樂質地有影響,但是兩者並不是切割不開的。我們還是能從一堆嘈雜的流行音樂裡找到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製作物,證明當今還是有不靠音量轟炸來吸引注意的流行音樂。

只不過令我感嘆的是,自從那隻對著揚聲器認主人的狗問世之後,我們終究還是對追求聲音影像的戀物癖缺乏反省。質感高下解析度優劣云云,無非在在體現了我們對錄音與錄像科技與效能的迷信。我們比前人更執迷不悟地認為,聽得更清楚或看得更清楚的,就是好的,而且在下一代科技產品開發出來前,它還有可能變得更好。當我們必須要依賴辨認出每一個音符,而不是那音樂整體即使是殘缺不全的形貌,來賦予音樂的價值甚或情感意義時,我們已經深陷於現代性的枷鎖而不自知。

最後,這篇主要參考自滾石雜誌特別報導的長文,並沒有專業的音樂訓練或科技知識的背景,如有訛誤或誤導之嫌請不吝指教。

(參閱:Rolling Stone, "The Death of High Fidelity"。此連結為友善列印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