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6, 2008

刺青

這次回去忘了找這部片來看,結果回到美國,竟然在荷李活發現了剛發行的DVD。

要不是故事發展到後來出現了幾個漂亮的爆點,我真的要很用力的問:為什麼這部片可以拿泰迪熊獎?我認為周美玲是個很聰明的電影工作者,可是我不覺得她在電影美學上有什麼力求突破的創作勇氣。她很懂得包裝自己的作品,攝影很美,音樂好聽,演員漂亮,故事通俗易懂,卻選了影展上比較討好的同志題材。把這些元素放在一起,讓她從艷光四射歌舞團開始,在國際影展總是很容易成為焦點。第三世界都會中的同志情慾世界,放在所謂全球化但說穿了其實是歐美中心的平台上,變成了邊緣的邊緣,是很好操作的話題。美版DVD的封皮有個聳動的副標A Daring Portrait of Forbidden Love;就是這樣誇張,彷彿歐美看他們的同志情欲可以是Will and Grace(當然那樣搞也有它的問題),看別人的同志世界就盡是封閉壓迫下的禁忌空間。

我不知道周美玲是不是用這種邏輯在國際影展順勢操作這部電影,但是這裡面取巧的成分是有的。從故事裡面一些可有可無的點綴性角色也可以看出這種傾向。狀似不良少年的痞子阿東啦,帶點草根味的阿嬤啦,他們都是不必要的故事線,卻把電影裝飾得好像講了很多主流社會不(想)了解的邊緣人故事似的。不要說是對歐美觀眾,即使是對國內觀眾,這樣的安排都是很做作的設定。

但是總的來說,這仍然算是好看的電影。我說周美玲是個聰明的電影工作者,懂得包裝自己的作品,有一方面是她能夠掌握創作的時間點,巧妙地呼應台灣社會的脈動,把這幾年國內的幾個重大事件收攏進電影中。她拋出幾條線,921大地震,創傷症候群(解離症),親情破碎,網路視訊跟疑似援交的網路情色,把這些線一一嵌進小綠跟竹子的同志情感裡,再一一收回來。更別提刺青的主題跟彼岸花的譬喻,有相當豐富的詮釋空間。很可惜,大部分的媒體焦點都集中在楊丞琳和梁若施的吻還有同志情慾,壓縮了探討這部片的可能性。這肯定不是周美玲寫這故事之初所願見,但是她應該也能預見到,拍同志題材的電影往往需要肩負這種對號入座的原罪。



Note1: 附圖是從囈語二三,,抓下來的,嚇死人的專業影評,就很多技術層面做很深入的分析。
Note2: 主題曲小茉莉,第一次聽到是在兩週前星光3簡鳳君的滿分演唱,超爆發力超好聽推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