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4, 2011

看片小記: 街舞狂潮 (2010)

《街舞狂潮》近距離追蹤兩組人馬的故事,交織出當代台灣(台北)街舞的生態。這兩條偶有擦身而過但基本上平行進行的故事線,一個是歷經嘻哈藝人的阿倫,以高齡HOUSE舞者的身分推廣街舞並實踐進軍巴黎世界街舞大賽的理想;另一個故事則記錄由八位高中生組成的街舞團體Undergradu-Eight,利用高中的最後一個夏天參加捷運盃街舞大賽。


對我來說,紀錄片迷人之處在於,它有時能捕捉到不下於劇情片的關於生命的張力與戲劇性。高齡的阿倫夾在街舞熱情、營生不易的社會現實、以及參加世界級大賽卻換來屢遭淘汰的殘酷之間,不斷尋找能說服自己繼續燃燒夢想的一線生機。相較之下,熱情膽識直逼天頂的Undergradu-Eight,憑著年輕、樂觀與天真,當然還有不斷琢磨精進的舞技,最終拿到第三屆捷運盃街舞大賽冠軍。一老一少、一落寞一榮寵加身,兩相對照,不免引人唏噓。即使如此,在本片充滿勵志精神的情緒催化下,一腳已踏在中年門檻上的阿倫和青春無敵的Undergradu-Eight,同樣在為了街舞熱情燃燒著。


本片敘事結構頗雷同另一部同樣以街頭舞者為主的紀錄片《街舞開戰》(Planet B-Boy, 2007),都在儘可能傳遞關於街舞正面積極的信息。雖說導演蘇哲賢以首部個人紀錄長片的菜鳥之姿勇奪去年金馬最佳紀錄片獎,但相較之下格局稍嫌狹小確實也是缺憾之一。無論如何,蘇哲賢以多部MV的經歷加上與楊力州在《奇蹟的夏天》的合作經驗,使本片充滿MV的律動感,並因而巧妙表現出舞者充滿活力的氣息。本片相較於近年來成為潮流的少年運動題材的、強調剪接明快背景音樂豐富的其他紀錄片,彷彿有更沉重的任務:《街舞狂潮》有別於《翻滾吧!男孩》或《奇蹟的夏天》,它除了講街頭舞者的勵志故事外,似乎還想為街舞這個刻板印象中不夠名門正道的休閒活動平反。它帶著影像民族誌的信念,引領我們近距離觀察台灣人數不算多的街舞愛好者,以沒有偏見的眼光去認識他們的熱情以及誇張而有力的肢體動作。

或許是《街舞狂潮》重要場景設在台北市區核心,乾淨明亮的青春形象加倍鮮明,與刻板印象中街舞的邊緣階級色彩相去更遠。也因此本片的政治宣言無需太多抗爭姿態與社會正義感。若要領略街舞與社會的種族及階級政治、身體美學、還有肢體與空間的關係等複雜的命題,如何能融冶於一爐,可參見《街舞狂潮》(Rize, 2005)。此狂潮非彼狂潮,但加倍激進,KRUMP舞蹈的除魔色彩與令人驚嘆的肢體力道,能讓人清楚看見地方文化深植於歷史的緊密關係。

(Rize預告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