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04, 2012

看片小記: 愛情。四季 侯麥影展

年輕時曾發宏願要收齊侯麥的四季系列,最後卻錯過冬季,留下缺憾。但那畢竟是太久以前的事,別說我忘記了春季的內容,我連我看過春天的故事這件事都忘了。

但寶島愛侯麥,特別愛他的四季,今天結束的《愛情。四季 侯麥影展》顧名思義,不賣別的,專賣侯麥的四季。雖說九月十月大小影展擠在一起,加上我的雙城人生,實在難有餘裕複習看過的電影。但這可是侯麥呢。

這次一口氣補滿四季(其實因故冬季的最後二十分鐘還是錯過了所以仍沒補滿...Orz),沒有完全按照時序走;我是從夏季開始,緊接著秋冬,最後以春天收尾。原來以為如此會倒吃甘蔗,看到《春天的故事》(Conte de printemps, 1990)可以有個甜滋滋的圓滿收尾,豈知是我一廂情願:我忘了侯麥雖然總是以愛情為創作主軸,但四季故事也如同他的所有作品,喜好以反覆的辯證、自我琢磨、與機巧的心理遊戲來探討愛情,因此不但甜滋滋的時候少,甚至未必羅曼蒂克。當時已邁入老年的侯麥,即使最終仍肯定愛的浪漫與溫暖,似乎還是比較有興趣咀嚼浪漫愛的蜿蜒道路上比較不安、困頓、與疑惑的部分。

有趣的是,就像我沒照著年頭走到年尾的四季時序來看片,侯麥拍這四部片也未順著走。這四部作品按照出品年分,依序是春天、冬天(1992)、夏天、秋天。這裡頭是不是有玄機我不清楚,不過我注意到這次在瀰漫地毯霉味的真善美戲院所放映的四季故事,有兩種不同的畫面放映比例:較早完成的春冬兩季可能是以接近電影寬銀幕的高畫質電視影像的16:9(1.78:1)長寬比,較晚近出品的《夏天的故事》(Conte d'été, 1996)、《秋天的故事》(Conte d'automne, 1998)則是使用較接近正方形的傳統映像管電視畫面4:3(1.33:1)的影像長寬比。為什麼愈到後來,侯麥的作品反而更靠近傳統的電視規格呢?是不是跟合作的製作公司有關,或單純只是國內放映單位的拷貝問題?這點可能要哪位侯麥專家來解惑一下了。

還有一點真正耐人尋味的,是侯麥本人的浪漫主義。我相信在這裡使用浪漫主義這修辭應該不會錯;看倌們是否注意到,片中人物所生活的巴黎,或法國,若沒有特別標註時空背景,我們會輕易認定這四部電影應該是八零年代所拍攝的。但它們卻盡悉是九零年代的產物。單單是揣想二十世紀末期的法國,沒有手機(甚至很難看到按鍵式電話)或是網路化的電腦,簡直是接近不可能。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出,到了這個時期─也有可能一直是如此,侯麥作品有一種頗為悠緩安適的氣息。因此他拍遠行,或許會以剪輯代換旅程,卻絕不會讓我們看到TGV;或是他拍角色之間的爭執,或許會有人說了甚麼重話,但鮮少讓我們看到咆嘯或扭打。可能是這樣的邏輯,即使到了手機開始滿街跑的1990年代末期,這類高科技畢竟是進不了侯麥的鏡頭吧。

我相信這是侯麥的特意安排,想要營造出某種氣氛;是不是老侯麥藉著四季故事在遙想已經離他很遠的青春呢?我又不得而知了。



*有關影像不同長寬比的資料,可參考維基百科,由此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