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07, 2012

2012 【青春有為】主題紀錄片影展之《68-法國學運紀事》

68─法國學運紀事 (68, 2008)

繼去年【機不可失】影展後,在華語世界以製作、推廣紀錄片為務的CNEX持續在地紮根,今年以公民精神為主軸,舉辦【青春有為】影展。雖然兩地奔波分身乏術,幾部期待值超高的作品像岩井俊二的《311之後》只好忍痛放棄,我還是購入套票勉力支持。

堪稱今年影展強打的《68—法國學運紀事》(68, 2008)原來是導演Patrick Rotman為France 2電視台製作的紀錄長片,或許是紅到海外,就升格到銀幕來播放。讓人困惑的是,影展手冊裡的片長資訊前後出入,分別出現88及95分鐘兩種資料;但IMDB上所載的資料是115分鐘,而我在現場看完所測到的片長卻是100分鐘左右。究竟是有版本差異呢,還是以現場實測數據為準,暫時難以確認。

無論如何,本片架構嚴謹、影像資料豐富、旁白清楚細心,確是成績不俗。但我對68法國學運紀事》的評價有些保留;在我看來它大約是半部佳作吧。且讓我稍微拆解一下它的敘事時序與策略。


10月 04, 2012

看片小記: 愛情。四季 侯麥影展

年輕時曾發宏願要收齊侯麥的四季系列,最後卻錯過冬季,留下缺憾。但那畢竟是太久以前的事,別說我忘記了春季的內容,我連我看過春天的故事這件事都忘了。

但寶島愛侯麥,特別愛他的四季,今天結束的《愛情。四季 侯麥影展》顧名思義,不賣別的,專賣侯麥的四季。雖說九月十月大小影展擠在一起,加上我的雙城人生,實在難有餘裕複習看過的電影。但這可是侯麥呢。

這次一口氣補滿四季(其實因故冬季的最後二十分鐘還是錯過了所以仍沒補滿...Orz),沒有完全按照時序走;我是從夏季開始,緊接著秋冬,最後以春天收尾。原來以為如此會倒吃甘蔗,看到《春天的故事》(Conte de printemps, 1990)可以有個甜滋滋的圓滿收尾,豈知是我一廂情願:我忘了侯麥雖然總是以愛情為創作主軸,但四季故事也如同他的所有作品,喜好以反覆的辯證、自我琢磨、與機巧的心理遊戲來探討愛情,因此不但甜滋滋的時候少,甚至未必羅曼蒂克。當時已邁入老年的侯麥,即使最終仍肯定愛的浪漫與溫暖,似乎還是比較有興趣咀嚼浪漫愛的蜿蜒道路上比較不安、困頓、與疑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