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1, 2013

看片小記: 策馬入林 (1984)

(電影海報難尋,圖為DVD封面)
在王童跟隨台灣電影新浪潮、開發本土題材而創作他的台灣三部曲之前,於民國73年推出當時國片少見的綠林作品策馬入林。雖說是綠林故事,但電影並不著墨水滸好漢式的英雄故事,而是講一群落魄的綠林盜匪,在一次進村收糧的過程中,被埋伏的官兵突襲後退守根據地的故事。

本片費了絕大篇幅細膩描繪這些落魄綠林困守在破廟中的生活片段,舉凡光棍想強上擄來的民女,缺糧而起內鬨,乃至於無肉可食、必須宰了幫裡的馬好過節等等。這些有強烈寫實風格的敘事,逆反類似題材中官匪對立、殺人放火或是劫富濟貧等大快人心的推砌戲劇高潮的鋪陳規則,讓本片雖然講了個看似與當代台灣無關的古裝故事,卻頗能呼應新浪潮的寫實精神。就某方面來說,本片對於匪幫眾人個性的塑造,壓縮霸道橫行、粗莽無文的綠林刻板印象,而強調這群飢餓而絕望的人物的平凡與平庸,在領袖何南(馬如風)身上則強調他持己有節的道德感。這些設定與鋪陳,可能都是新浪潮的痕跡。

策馬入林看似與當代台灣無關,卻又未必。本片改編自陳雨航的同名小說;原著是否有弦外之音不得而知,但本片或許可解讀出一個國族寓言:這個依賴打劫搶糧為計的幫眾,終於彈盡援絕、無糧可搶、窮途末路,困居殘破、家不成家的根據地。他們的大哥甚至在行動中失風被捕,給官軍端上了斷頭台。在戒嚴政治仍箝制寶島、但社會運動正風起雲湧、國民黨的執政威權已在強弩之末的1980年代中期,策馬入林會不會是對於國民黨看似偏安、實則退守的困獸威權統治的一個隱喻呢?

策馬入林的影像美學有些黑澤明武士系列作品的痕跡,故事架構也神似西部片,看得出當時初出茅廬剛開始磨技巧的攝影楊渭漢、李屏賓(影壇首部攝影作品)與編劇小野、蔡明亮等人,從經典電影中摸索、尋找靈感。本片推出之時,台灣新電影運動的浪頭方起,上述這群如今多已成為影壇老手的工作者,加上錄音杜篤之,合力打造這部近期國片史上有些特別的作品。本片的地位或隨歷史淘洗,今日仍記得且討論者已不多見;作為一部新浪潮時期題材屬性特殊的異數策馬入林》在勢不可擋的本土化浪潮中,畢竟是有些不合時宜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