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15, 2015

黑澤明經典數位修復 三帖

羅生門 (羅生門, 1950)
七武士 (七人の侍, 1954)
蜘蛛巢城 (蜘蛛巣城, 1957)

這次打包來台做數位修復放映的十部黑澤明作品中,想當然耳有他最名滿天下的幾部古裝劇,包括改編自芥川龍之介小說、奪得1951年威尼斯金獅獎的《羅生門》,贏得威尼斯銀獅(導演)獎、更被改編成好萊塢西部片《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1960)、公認是最偉大日本電影的《七武士》,以及改編自〈馬克白〉的《蜘蛛巢城》,皆是重點戲碼。這三部都在1950年代問世的古裝黑白片,都有三船敏郎的參與,並且戲份日漸加重,尤其到了舞台劇氣息濃厚的《蜘蛛巢城》,幾可謂獨挑大樑,將他那今天看來略為誇張的表演發揮到極致。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三部作品充分展現黑澤明磨了將近十年導演經驗所累積出來的靈活組織聲音與剪輯功力。《七武士》長達200分鐘的巨構,不僅循序漸進、穩健有致地鋪陳貧窮山村聘僱七名武士抵禦山賊的故事,也從容刻劃各武士的背景與性格,絲毫不顯笨重;最後的打鬥場面更前後長達一小時,將一座山中村落與三十名山賊的對戰,打造成兩國戰爭的規模。不論就長度、敘事還是剪輯來看,1954年出品的《七武士》都充分展現出史詩電影的高度與氣勢,完全能理解何以憑它奠定黑澤明與日本電影的歷史地位。

而《羅生門》巧妙運用樂曲「波麗露」,將古典音樂與日本古裝故事的影音元素並置辯證,在二十世紀中當時應該是相當大膽的創新,整部片也頓時給人非常活潑的印象,搭配三船敏郎的演出,尤其不覺謊言與真相的哲學辯證的沉重,反而感到一種輕巧,頗具興味。至於《蜘蛛巢城》則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嘗試,將莎士比亞經典悲劇改編進日本戰國時代的脈絡,並且運用日本既有的能劇元素,成為(應該是)虛構的蜘蛛巢城興亡史。打從電影的第一分鐘開始,本片就以傳令兵不斷回報戰況、戰爭「現場」反而正是戰爭缺席之處的荒謬,加上極度誇張不合史實的服飾,點出本片強烈的舞台劇味。這次改編顯然相當成功,《蜘蛛巢城》在日本內外的影展都頗受肯定,即使不是黑澤明最傑出的作品,也至少將他的國際與影史地位更向上推。

這裡也能清楚看到黑澤明與日本電影另一位巨人小津安二郎的差別。小津安二郎早在1927年便繳出第一部導演作品,並且在早期以每年三、五部作品的速度累積資歷,卻要等到1930年代中期才開始打出名號、且直到1950年代才受到國際影壇的注目,而當時距離他的人生終點已不過僅僅數年。而年紀與小津相仿的黑澤明,足足晚了超過十五年出道,卻很快奠定大師地位,十年內領走威尼斯金獅、第十一年拍出永恆經典《七武士》。黑澤明比小津幸運得多,靈活多變的電影美學絕對是主要因素,單單是純熟繁複的剪輯,便讓觀眾容易吸收,而黑澤明更勇於多方嘗試,在改編與影音使用方面相當積極吸納西方元素,藉此與歐美文化對話,巧用「波麗露」的《羅生門》和改編莎士比亞與美國偵探小說的《蜘蛛巢城》與《天國與地獄》都是顯例。

我提出這一點,並不是要說小津安二郎是比黑澤明更「日本」或更優秀的導演;這觀察只是指出這兩位日本電影門神的差異:如果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美學在於守住某種日本的道德倫理與文化精神,那麼,黑澤明對於日本電影美學的貢獻,則表現在積極實驗不同影音技巧與敘事形式,華麗炫目,開創性的視野與勇氣驚人。我認為這是黑澤明之所以為黑澤明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