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02, 2016

閱讀心得:John Gray《男女大不同》

(現在不知已出到第幾版的封面較可愛)
1992年,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A Practical Guide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nd Getting What You Want in Your Relationship一書在美國出版,熱賣七百萬冊,據說創下史上最暢銷精裝本非文學類書籍的驚人紀錄;若是連平裝版一齊計算,本書單單在美國就有超過1,500萬冊的銷售量,並根據CNN報導,為1990年代最暢銷的非文學類書籍。本書也讓作者、婚姻診療師與諮商師John Gray博士從此成為名人,火星男人、金星女人系列迭有新作,辦公室版、閨房版、約會版、一年365天每日耕耘版、破鏡重圓版、永摯不渝版等等。一直要到2007年、此書問世整整十五年後,繁體中文譯本終於以《男女大不同:火星男人與金星女人的戀愛講義》和原文一樣落落長的書名出版。到了我手上的2011年版本,已經是中文第四版了。

且先不看《男女大不同》天文數字銷量背後是否有任何關於指標性或領域權威的暗示,對我來說,本書無非是以通俗心理學的角度譜寫的(準)夫妻/伴侶教戰守則。它針對有相當感情基礎的已婚或未婚伴侶,整理出兩性相處的互動模式、以及提供處理兩性困境的解決之道。John Gray以甚有神話學色彩的方式,將男人與女人比喻為火星人與金星人,分別來自戰神(Mars)與愛神(Venus)的國度。兩個星球的人有各自的思維方式與習性,但終究互相吸引,經過繁複多元的社會求偶儀式後終於塵埃落定共築愛巢。但問題來了,相愛容易相知難,相知難相處更難,兩種邏輯、行為模式、對生活與情感期待各異的人,如何互相適應,遇到誤會或對彼此期許有落差時,又該如何排解呢?

並不是我要貶低《男女大不同》的貢獻,不過本書以多達十三個章節、(中文譯本)超過350頁的篇幅,要傳授的伴侶必勝相處之道,其實無非是極度陳腔濫調的幾組關鍵字:傾聽、尊重、溝通,如此而已。那些關於火星與金星的符碼與遊戲,大致是作為對比與聯想之便、同時增加閱讀的樂趣之用,配菜或調味料差可比擬,有為主食添味增色之功。John Gray很細膩且妙趣橫生地捕捉到兩性相處的許多例證和特性,作為他解說伴侶間互動模型與問題癥結的基礎,幫助他闡述那些落落長的實作清單,火星人該如何如何,金星人又該怎麼怎麼,幸福就會到手了云云。

John Gray的論述深入淺出,充滿正面思考的樂觀、甚至天真,並善用他的諮商經驗,援引極生活化的事例來幫助讀者認同與吸收,都是本書做為通俗讀物的優點。但樹大招風,《男女大不同》所招來的惡評與質疑自然也少不了,挑剔一點的讀者甚至能輕易舉出書中論點的問題。先舉幾個例子:John Gray將火星人寫成實用主義者,「重視力量、能力、效率和成就。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能力,並培養力量與技能…主要是以成功和成就來經驗圓滿」;相較之下,金星人則宛如浪漫主義者,「她們重視愛、溝通、美與關係。他們花許多時間互相支持、幫助和滋養。她們透過感覺和關係品質來詮釋自己存在的意義;透過分享與建議關係來經歷滿足感」。

從這個基本設定展開,火星男人與金星女人層層剝開後便愈見差異,處理問題的伴侶溝通上,實用主義的男人期待信任、浪漫主義的女人則期待關懷。更進一步能看到本質上的差異,例如男人的本能這麼自我教育:「在你能照顧他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養成他獨立自主的性格,「對男人而言,除了愛以外,他不要求任何事」。也因此,當面對壓力時,火星男人的處理方式是「絕不說出是什麼事使他困擾,除非他需要幫忙解決問題,否則他不會讓另一個火星人來負擔他的問題」;至於金星女人,面對壓力則是「找她信任的人,然後談論她這天的問題細節。當金星人與他人分享沮喪的感覺後,她馬上感到舒服,這就是金星人解決壓力的主要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把John Gray論述男女本質的適用性侷限在北美乃至於西方文化,這男女雙方本質化的思維、行為模式與氣質的基礎何在?我們可以輕易從書中得到這樣的印象,如男兒有淚不輕彈、頂天立地大丈夫這等陳腔濫調,幾乎可以原封不動地貼標籤在John Gray筆下的男人身上。而《男女大不同》的女人顯然是經二十世紀女性主義洗禮「進化」過的現代女子,在男女關係中相對獨立、講求平等與互相扶持;然而,John Gray筆下那個高度感性、羅曼蒂克、需要愛與關懷的滋潤勝過一切的女人,與千百年前主流社會論述中那個等愛、依傍在男人寬厚胸膛的女人,並沒有什麼根本的差異。

從後結構的角度來說,《男女大不同》的問題即在於將男女氣質與思維行為模式本質化,而從未探討它可能是因社會文化情境建構而成、更可能是不斷自我生產與複製的刻板印象。甚至可以進一步說,John Gray的火星男人金星女人系列作品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它本身可能就是刻板印象的產物乃至於不斷複製的推手。書中完全未探討,男人之所以有先照顧自己再照顧別人的本能、之所以傾向於將獨立解決問題視為證明自己有能力,究竟是男人的本性,還是學習而來的性別形象。總之,對John Gray來說,男人就是如此了;相對來說,女人也是同樣道理。

以下引述一段落落長的文字,更可看出John Gray令人詫異的性別論調:「男人的自然週期有的在童年時就受到阻礙,可能因目睹母親否定父親的情感疏離,致使他長大後,也不敢抽離,這樣的男人很可能誤認自己不需抽離,因此便自然地發展了他女性陰柔的一面,但卻壓抑了男性的氣概。他變得很敏感,極力嘗試討好別人與愛別人,卻遺失了男子氣概。抽離使他覺得愧疚,他糊裡糊塗地失去了欲望、力量、熱情,變得消極、過度依賴。也有可能害怕進入洞穴獨處,因為內心深處害怕失去愛而以為自己不喜歡獨處。另有一些男人是不知該如何親近,他很有男子氣概,抽離對他而言不是問題,只是抽離後他回不來,也無法開放。他內心深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害怕別人太親近他、太照顧她,他想像不出如果親近別人,別人會如何喜歡他。」

讀到這段文字時,我真正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以為這是從哪本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書摘出來的文字。誠然,所謂的男子氣概、女人味等性別氣質,確實有其生理、生物性基礎。但人類也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並沒有什麼性別氣質是單純由生理性別所決定,也並沒有單一性的男子氣概或女人味,男人女人更不可能只是「男子氣概」或「女人味」就足以定義性別氣質。像女人要「關心」、男人要「信任」之類模棱兩可的論調,比較像是時尚雜誌或流行文學的標語,除此之外參考價值不大。


至於招致批評的火星男人與金星女人是否真的差異這麼大,則更是個無須耗費唇舌爭論的偽科學課題了。



後記:《男女大不同》頗為失望的閱讀經驗後,我緊接著讀孫中興的新作《學著,好好愛》。這本由台大社會系教授火紅多年的課程〈愛情社會學〉整理而成的小書,也是談論男女相處之道,只是比較年輕,談的不是所謂的伴侶相處,而是從曖昧、告白、相戀、第三者、漫談到分手,題材多元且範圍寬廣。同樣是專業學者的著作,《學著,好好愛》大概不會有動輒百萬的銷量,但它介紹心理學或社會學的相關學說,提供讀者按圖索驥,已有拋磚引玉之功;本書更值得推薦之處在於它比《男女大不同》更誠實些,願意花篇幅(雖然不多)提到第三者關係、乃至於放棄一段感情(分手)之類較棘手的問題。探討感情問題的書,坊間多到令人眼花撩亂,人人都自稱專家;只是,書要做到雅俗共賞、誠實直白極不容易,我認為《學著,好好愛》在這一點上做得比《男女大不同》好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