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25, 2016

英倫十日:建築,巴洛克風到喬治亞風

寫到這我要提一個個人觀察:我不是很確定英國國教派的出現是不是一個關鍵,但我在英國近兩週的時間,很難不注意到這裡非常少見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除了倫敦有個非常出名、巴洛克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整個英倫遊歷所見的建築格式,彷彿從中世紀的哥德式直接跳到十八、十九世紀的新古典,十七、十八世紀盛行於歐陸的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簡直被抽空進黑洞似的。

說英國沒有巴洛克建築其實不然。至少聖保羅大教堂這個倫敦必訪景點就無疑是巴洛克風格,而設計這座壯觀教堂的建築師Sir Christopher Wren也是英國史上最尊榮備至的建築師之一。來自宗教世家的Christopher Wren在1666年的倫敦大火後,負責設計與重建倫敦市區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在內的五十餘座教堂。

但這意思也是說,倫敦的巴洛克建築僅限於這幾間教堂嗎?這真讓我感到有些不適應,畢竟去年才走訪歐陸,去的還是巴洛克時期文明重鎮之一的維也納,滿城斑斕華麗的雕飾與樑柱記憶猶新。反之,在倫敦以及待了三天的巴斯,見得到許多不太確定是什麼風格、但顯然是十九世紀時期的建築格式,從白金漢宮,精品、服飾名店群集的攝政街(Regent Street),到巴斯有名的Royal Crescent與開闊筆直的Great Pulteney Street兩側建築,都是我戲稱乏味無聊的格式。這些建築雕飾甚少且少見彎曲柔和的弧線,多的則是筆直線條與方正格式;建築格局壯闊宏偉,確實展現帝國氣勢,然或灰或黃的色調、或是攝政街上整排洗得全白的建築,彷彿和倫敦常見的陰霾相輝映,總是少了點趣味。

(英倫正字標記的陰霾天以及典型晚期喬治亞式建築的白金漢宮)

要介紹這英國十九世紀大量出現的建築格式之前,先倒帶快快講一下歷史課。話說讓無有子嗣的伊麗莎白一世於1603年過世後,統治英格蘭與威爾斯的都鐸王朝也隨之結束;從蘇格蘭下來接管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雖然是史上第一個統治整個不列顛群島的政權,卻沒有因此將英國國勢帶上另一個高峰。入主倫敦的第一位斯圖亞特君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原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Ⅵ,成為大英國君後才改為一世)歷史評價甚低,未能將伊麗莎白一世打下的功業發揚光大。另有一說是與西班牙無敵艦隊征戰經年的海權之爭耗損國庫甚鉅,到了斯圖亞特王朝治下,英國已現疲態,暫時無力面對同時期崛起爭奪海上強權的法國與荷蘭;同時,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的英國也面對中產階級興起,代表非貴族勢力的下議院逐漸與上議院相抗衡;社會文化方面也呼應這種抗衡,布爾喬亞文化等中間勢力浮現,加上十八世紀末起步的工業革命,使貴族統治在英國不再獨大。

簡單來說,或許十七、十八世紀的英國進入整頓喘息的階段,百餘年斯圖亞特王朝下的英國、以致於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正式合併而有單一政體的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面對的是內外都以驚人速度轉變的世界:一方面,西班牙無敵艦隊雖敗給英國但威勢仍在,同時太陽王路易十四也以「自然邊界」說將法國領土擴張到史無前例的規模;另一方面,荷蘭比利時等新興勢力因香料、茶葉、絲綢等精品與黑奴的海上貿易而快速崛起;同時,中歐的哈布斯堡王朝雖在聯姻與分家中紛擾、征戰不斷,但威勢難侵。文藝復興、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啓蒙運動、巴洛克洛可可,兩百多年間的各種文明、文化運動更使社會變遷持續加速。

而當時,改變英國國運與日後世界權力版圖的美國獨立革命,還有把歐洲鬧得天翻地覆的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全都還沒出現呢。

從一個非常概括的層次來看,這段時期的英國本身,則逐漸走向單一帝國、乃至於邁向日不落國,其過程大致上也是個加速現代化的時代。這個成為現代帝國的轉型,不脫中產階級、工業革命、海外殖民三股相互作用的動力:十七世紀初中產階級浮現刺激社會生產;到了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加速中產階級的壯大,也啟動農村解體、農業勞動力流向工廠密集的城市,都市化進程也因而起飛。期間還有1688年爆發的「光榮革命」,起於新舊教再次鬥爭,終而催生現代民主政治史重要文獻《權利宣言》與《權利法案》,也見證英國絕對王權的式微。而十八世紀歐洲帝國海外殖民造就大量財富流向殖民母國,進一步加速中產階級、工業革命與都市化,都是大不列顛王國在十八世紀穩健成長的重要推手。

而這些社會巨變也見於小說文學在當時的逐漸普遍;如果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呈現近代英格蘭的貴族政治,那麼,珍奧斯汀的小說則讓我們窺看十八世紀工業化下日漸成熟的現代英國社會與中產階級文化。不論是《理性與感性》或是《傲慢與偏見》,其故事莫不是遠東歸來的軍官討門親事、年輕姑娘嫁個有教養有事業年輕有為的男人、倫敦來的紳士遇上俊俏姑娘的浪漫故事,反映的不就是工業化、都市化、海外殖民等現代化過程下的英國社會百態?

倫敦就是在這樣不斷加速的文明進程中,於十八世紀一躍成為逼近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位居歐洲文明藝術中心;英國也由於兩世紀快速且高度的都市化,於十九世紀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都市人口多於鄉村人口的國家。到了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併入愛爾蘭王國而改名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十九世紀中期維多莉亞女皇登場以及海外殖民地遍佈全球,這才是後人所說的日不落國了。(愛爾蘭於1922年獨立後,英國又在1927年改為今天涵蓋北愛爾蘭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