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29, 2016

英倫十日:特拉法加廣場,國家畫廊

也是在十九世紀初成形、且如今也是倫敦重要景點的,還有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此地早有他用,在中世紀便是王室專用的馬廄(King’s Mews)所在;後來馬廄遷到白金漢宮西南角,原址則計劃擴建為廣場,並交由攝政王子、即後來的喬治四世授命建築師John Nash重新設計。與此同時,歐陸正面臨拿破崙稱帝的法國所向披靡,英國為了抵制法國而進行海上封鎖,法國則與西班牙組成聯合艦隊反擊;大英帝國海軍於1805年十月在西班牙的特拉法加角(Cape Trafalgar)遭遇西法聯軍的戰役中取得重大勝利。這場歷史性的戰役,使英國繼十六世紀末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再次奪回大西洋海權,從此百年間在海上幾乎橫行無阻,也真正開啟大英日不落國的時代。

至於John Nash則該是攝政時期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其負責設計的作品遍佈大英帝國,幾乎一人打造十九世紀的英國地景。除了特拉法加廣場,John Nash在喬治四世的重用下,也監造包括(擴建後的)白金漢宮及其西端的皇室馬廄(Royal Mews)、St. James’s Park、倫敦市區第二大公園的攝政公園(Regent’s Park)、以及Piccadilly Circus在內的重要倫敦地標。不過,特拉法加廣場的擴建曠日費時,到了1830年代還沒建完,John Nash卻年事已高、威望也大不如前;後來John Nash過世,而廣場則在1835年決定紀念三十年前這場取得勝利的關鍵戰役而命名為特拉加法廣場,並由其他建築師接替完成。廣場正中央超過五十公尺高的石柱Nelson Column,就是由另一位建築師設計,以紀念特拉法加戰役中陣亡犧牲的海軍上將Horatio Nelson。

(攝政公園的運河,有自行車與人行步道,由John Nash設計)

話說一國之都的重要廣場以關鍵戰場為名,雖然沒什麼大不了,每個國家都有,但怎麼說好像還是不免有些不厚道。想想西班牙人的心情,若哪個西班牙遊客來到這裡,想起自己國家在兩百年前慘輸給英國人,還要把他們西班牙自己的地名拿來命名、冠在這異國廣場上,總會有些不爽的吧?之前不就發生過歐洲之星設在英國這端的起迄站取名為滑鐵盧(Waterloo International Station)引起法國小小不爽而曾討論過是否要改名的新聞嗎?所以說,取名字這種事,即使戰爭成敗已成史實,公共空間命名該怎麼玩比較漂亮周延,真是考驗主事者的智慧。

無論如何,特拉法加廣場無疑是倫敦最熱鬧多姿的景點之一。它幾乎位於倫敦鬧區的核心,左鄰白金漢宮與St. James’s Palace政治核心、南接國會大廈、東有柯芬園等商店區、北逢同樣熱鬧的劇院區與Piccadilly Circus等精華區。得天獨厚的地緣關係讓特拉法加廣場自十九世紀轉為公共廣場以來,便是極受歡迎的聚會場所,集會遊行、年節慶典,人流皆匯聚於此。我們在倫敦十天左右的時間,至少造訪這裡三次,廣場上人流總是熙來攘往,不是約會聚首的朋友、像我們這樣駐足的旅人,就是街頭藝人、擺攤辦活動忙進忙出的人們。

(週末的特拉法加廣場.這天天氣晴,也有南亞裔移民的活動,非常熱鬧)

讓特拉法加廣場成為熱門景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當然也是十九世紀中落腳於廣場北側的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國家畫廊的歷史並不算久,比起大英博物館要晚了近七十年,但如今已成英國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與大英和泰特齊名。國家畫廊創設之初原來是由John Nash提案設立於現址,也提交建築藍圖,無奈當時John Nash已屆晚年,影響力也大不如前,最後設計與興築大任拱手讓給他人,最後成就了仿古希臘神廟風格的主建築。

我們總共造訪國家畫廊兩次。第一次造訪時高估自己的看畫速度,以致兩個多小時下來僅能勉強消化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不過,也因為密集吸收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好像比較能窺看當時繪畫藝術轉變的軌跡,這是去年造訪維也納、伯恩、斯圖加特等地美術館沒有特別留意之處。我似乎看到文藝復興繪畫藝術的流變,在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大放光芒之前,已有畫家嘗試透視法來創造平面繪畫中的立體感,也出現Andrea Mantegna仿古羅馬木雕卻有強烈表現色彩、極現代的作品。十五、十六世紀歐洲,肖像畫也出現變革,從全身、半身、到僅頸部以上入畫框,看到此類畫作的重心逐漸往臉部移動;而畫作主題從幾無例外的宗教畫,到王公貴族的人物畫與宮廷、戰爭題材逐漸興盛,呼應各王室與中產階級勢力的抬頭,以上種種都體現繪畫美學在文藝復興歐洲的轉變。可惜藝術領域終究離我太遠,能分享的觀察既淺又少,還是別自取其辱好了。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個人比較喜歡西部大鐵路)

取國家畫廊的地利之便,我們後來又進去逛一次,這次比較走馬看花,快速瀏覽巴洛克與早期印象派,幾乎跳過整個二十世紀。但由於不幸錯過部分整修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而沒能看到透納(J.M.W. Turner, 1775-1851)最龐大完整的館藏,於是特地去看了他在國家畫廊的少數作品,包括電影《透納先生》(Mr. Turner, 2014)中出現過、曾被票選為英國最偉大畫作、1839年完成的《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The Fighting Témé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 1838);也有1844年的《風雨和速度—西部大鐵路》(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我也特意看了幾幅地景畫家如十八世紀Canaletto及更出名的姪子Bernardo Bellotto的威尼斯作品,當作是給自己的一些備課資料。這些畫作親眼看到便心滿意足,國家畫廊之行算是有個happy ending。

沒有留言: